內容來自YAHO債務協商O新聞
書 評-看見那些看不見的
中國時報【梁紅玉(台灣伊斯蘭研究學會理事長)】
作家龍應台曾說,文學有如「湖面白楊樹的倒影」,在於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。一部以阿富汗動亂為背景的自傳體小說《如詩的地毯:喀布爾男孩成長記》,不論是透過已經傾頹的高塔寓意,或藉由花色繁複的地毯編織紋理,流暢且帶有詼諧趣味的筆觸,除引領我們回溯生命中曾經擁有的美好,也直陳戰爭下被扭曲的人性以及比魔幻還要魔幻的怵目驚心。
說怵目驚心,一點兒也不為過。雖然新聞學強調「狗咬人不是新聞,人咬狗才是」,但對照「像狗一樣咬人」的虐囚情節:一個有著又長又大黃色獠牙、被喚作「狗人」的男子,竟然「張開大嘴,牙齒嵌進父親的二頭肌」,讓戰火下的民不聊生增添負債整合了幾許驚悚詭譎。再如〈體毛長度〉章節裡所描述的,一個人只不過到市集採買些生活用品,卻被塔利班要求脫衣檢查。檢查什麼?「我要檢查你腋毛的長度」,最後甚至被迫當眾脫下褲子「拔了一根陰毛,丈量尺寸」,可謂荒謬至極,更不用說幾段集體行刑與公開輪暴的描述。
所幸本書並未停留在獵奇式的表面書寫。施暴者也一度說了話:「我曾經是個好人,可是戰爭摧毀了我生活中所有美好的東西,奪走我的一切。他們在殺害我母親和妹妹之前,先姦污了她們,我是怎麼知道的?他們讓我在一旁目睹整個過程,其中一個妹妹才7歲啊!所以我要復仇。」雖不免有合理化「以暴制暴」之嫌,卻也不禁讓我們思索:是怎樣的生存絕境,讓一個人如此泯滅人性?又是怎樣的貪婪憎恨,助長了戰爭的荒謬與正當性?
多種族的中亞內陸國阿富汗,由於地處東、西方交界的戰略位置,從來就不曾平靜。1979年蘇聯入侵,與美國所支持的「聖戰士」打了10年的仗,終至1989年撤退,殘留給這貧窮農業國的後遺症,卻是內部永無止休的軍閥割據與派系鬥爭。1996年,原教旨主義運動組織「塔利班」攻陷首都喀布爾,以極致嚴苛的手段實行伊斯蘭教義,進而讓多數人「聞伊斯蘭色變」。其後911事件,美國軍事攻占阿富汗,塔利班政權雖暫時垮台,爭鬥不已的地方勢力卻也再度崛起。
本書故事就在這個時空下延展開來,正如地毯作為本書的某種象徵:每一張手工毯子,皆以其獨特的花紋顏色訴說著故事,而烽火連天下,喀布爾男孩的顛沛與成長,不也是「靠著一個結接著一個結,才能慢慢織出圖案」?
全書以25個段落,編織出一個家族的離散聚合,首章以「空氣還未瀰漫死亡氣息之前、在大地未沾染紅色鮮血之前,我們生活美滿」開啟。作者筆下的母親,曾是一位穿著時髦、在銀行上班的職業婦女;父親呢?教授物理之外,還是專業的拳擊教練,騎著摩托車穿梭大街小巷,好不帥氣;至於深受地方人士敬重的祖父,雖靠著買賣地毯致富,但向來樂善好施、喜歡閱讀,更鼓勵女孩們博覽群書,在在顛覆了我們對伊斯蘭的刻板認知。然而接下來,大地逐漸變色,太陽開始「從西邊升起」,不確定信貸感如塵埃般紛紛落下,但細心的讀者仍能覺察到鑲嵌於字裡行間、充滿伊斯蘭堅定信仰的特質,那是家人間緊密的相連,是一天5次的感恩(反省)禮拜,是嚴苛條件下猶能寬容分享的生命情懷,以及視陌生人如親的穆民情誼,還有「一切遵照阿拉旨意」的樂天知命。
或許正因為這些,才讓人在艱難中存活下來。
只是經歷過戰爭的生命依然沉重。作者曾因為自己的傷痛太深,而在文學課堂上悸動掩卷,無法讀完描寫太多苦難的《罪與罰》(遠足),進而在小說後頁,加註給讀者一段話:「在房屋貸款我內心的牢籠裡,承載著長久以來的悲傷。現在,我把重擔交付給你,希望你夠堅強,足以承受。」
為文推薦這本可與《追風箏的孩子》(木馬)齊名的小說,除讓我們看見那些看不見的,也希望「這一切的苦難不再重演」。
車貸
新聞來源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書-評-看見那些看不見的-215008897.html
F000A4C6D2AD7702
留言列表